云南一戶人家,把多肉種在「水缸」里,長成「巨無霸」

sunai 2022/10/23 檢舉 我要評論

一提到多肉植物,大部分人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出他們小巧可愛的模樣。在普通人的印象里,多肉都是以小而精致為美,有著肉質肥厚的葉片和迷你的株型讓人覺得超級可愛。不過也有些養花人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喜歡培養巨型多肉。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云南的一位養多肉的「大神」,他在水缸里養多肉,把自己的肉肉養成了「巨無霸」。

進入大神的院子,一個碩大的多肉就映入眼簾。普通養多肉的花友,都是用很小的花盆來種,可他家的多肉卻養在了水缸里面。這棵巨型多肉有1米多寬,葉片的顏色為淺紫色,肉質厚實飽滿,狀態非常好。這棵多肉甚和他家的孩子差不多大。

據大神說,這棵多肉的品種叫做:晚霞,不是多麼昂貴的品種。差不多養了兩年的時間,他自己也沒有想到能長這麼大。

剛開始,大神和普通花友一樣,用普通的陶瓷花盆養這棵多肉。養了還不到半年的時間,多肉的冠幅就大了一倍多。大神怕冠幅太大花盆太小會讓重心不穩,打算換盆。可手頭沒有更大的花盆,剛好家里有個廢舊的水缸,于是就想能不能把多肉養在水缸里。

大神先用工具在水缸底部打了排水孔,這樣澆水后多余的水分就能順著排水孔流出,不會造成內部積水。大神在水缸里用的土壤比較特別,是按照1:1的比例,把營養土和碎麥飯石等量混合后使用的。營養土的保水太好,肥料濃度過高,不適合栽種多肉。加入等量的麥飯石后,一來使土壤更加透氣和利水,二來還減弱了肥料的濃度。用這種改良后的土壤,將多肉栽種到了水缸里。

除了良好的土壤外,這棵多肉能長到這麼大,也有品種的原因。潘長江永遠長不成姚明,這是基因所決定的。那些天生具有矮小基因的多肉,養得再好也可能長到這麼大。

(圖片為品種廣寒宮)

晚霞這個品種,在多肉上屬于景天科擬石蓮花屬,為品種廣寒宮和沙維娜雜交而成,天然帶有廣寒宮的巨型基因,所以才能長得這麼大。類似的品種還有:法師、白鳳、廣寒宮等等。

如果仔細觀察,在晚霞碩大的紫色葉片上帶有一層白色粉末,這并不是噴的藥劑,是這個品種自己分泌的。這種粉末對多肉的葉片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。有了這層粉末,葉片蒸發的水分會大大減少,幫助植物節約水分。我們知道多肉植物的耐熱性都不好,很多品種在夏天很容易死亡,但晚霞這個品種因為葉片有白粉末的保護,提升了耐熱性,比普通品種更容易度過夏天。

當然,這棵多肉能長這麼大,也離不開大神平日里的細心養護。在日常養護上,他很注意以下2點:

換盆時修剪根系

大神在初期給晚霞換盆的時候,發現底部有很多老根。老根的活力減弱,太多的老根會占用很多空間和消耗不少養分,下雨后還容易腐爛。所以它把老根修剪了很多,這樣可以刺激新根生長,多肉的長勢會變得更旺。

澆水施肥小竅門

通常來說,想把多肉養大,需要不斷補充肥料來「催長」。但是在把晚霞栽種到水缸后,大神并沒有馬上施肥。因為換盆時用的營養土中已經有了很多肥料,完全足夠為多肉提供養分。等養護了半年后,晚霞已經適應了水缸里的環境,土壤中的養分也消耗的差不多了,大神才開始追加肥料。他會定期往水里放少量水溶肥來澆灌多肉。在給晚霞澆灌肥液后,他不會馬上再次澆水,最少讓植物吸收2~3天,之后才能正常補水,這樣能讓多肉的根系更充分地吸收肥液中的養分。這種巧妙的施肥方式,讓晚霞的長勢格外好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