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言:養護多肉的過程中,一些品種的根部或是近根的莖部,或是其他分支的地方常常會生出「小肉肉」;有時候初期只是似葉非葉的生長點,慢慢的生出和原植株一樣的葉片,并排列出同樣的株型來。這就是多肉無性繁殖的方式之一——生側芽。我們常見的帶香味的勞爾、玉蝶、冰莓等都是容易爆側芽的品種。那麼,多肉爆出側芽后怎麼處理呢?我們今天一起來討論分享多肉爆側芽的處理方法。
多肉在自然界的繁殖,可以靠花粉授粉后結籽,然后發芽生長,比如生石花、玉露等;也可以通過葉片生根繁殖,典型的比如玉墜、桃蛋等;也會通過生側芽達到分株群生的效果,比如姬朧月、靜夜、勞爾等等;而后者的掉葉、分株都屬于無性繁殖。無性繁殖不會帶來植株性狀的改變,但傳授粉打籽收獲播種不一定能獲得原品種。
有些品種爆出側芽后側芽和母株繼續共生共長,隨著側芽的不斷增多,實現所說的爆盆,達到其繁殖繁衍后代的目的,我們日常養護的大多數品種都是這樣;但有些品種,隨著爆芽后新芽的生長,母株可能會通過自身的損耗提供養分給新植株,而母株逐步枯萎最后死亡,以此完成繁衍后代的的目的,多肉中常見的長生草就屬于這種。
一般而言,生長健壯的植株在適宜的生長環境才能生出側芽。一方面是從生長點生出側芽需要耗費較多的養分,這就需要根部吸收更多的養分,也就是說明植物整體狀況包括根系生長情況很好;另一方面只有植株有合適環境才能讓生長點繼續生長,所以也說明養護環境非常適宜。從這兩點看,此時正是「復盤」總結該品種養護經驗的重要參考,比如養護環境、澆水、光照等養護因素。可以通過總結,更好的做好后期養護工作。
關于側芽的處理辦法仁者見仁,各自有不同的養護需求,就可采取不同的養護措施。
一、可選擇正常養護,待長到一定大小,在春秋季進行分株繁殖。
1、 正常養護,但注意保護。新生的小肉肉都比較弱小,沒有自己的根須,還是通過母株的根莖來進行水分和養分的補充;因此在養護上稍微注意即可,比如盡量避免弄傷或是蹭掉新生小肉肉的葉子、夏天時不輕易摘掉周邊的枯葉讓其暴露在強光下等。
2、待長出一定數量的葉片,葉心比較明顯時分株。剛生出的小肉肉還只是生長點的小葉片,葉心也以生長點為主,此時從母株分離較為困難;所以需待長出一定量的葉片,尤其是長出一定的莖稈后,當從母株分離時不會損傷到葉心生長點時分株比較合適。
3、分株繁殖在秋季進行較為合適。一方面此時屬于多肉生長期間,植株活性強,分株相對成活率高;另外春秋溫度較低、環境干爽適宜,利于分株后促發新株生根。
4、分株注意事項:
(1)分株時為了得到完整的幼株(包括根須或是完整生長點),母株需要出盆;出盆前最好保持盆土干燥,利于出盆也利于分株;莖稈上的則可不需出盆;
(2)使用消毒的刀片進行分株,在保護好母株的同時,確保新株生長點不受損傷;分離后并對母株傷口進行消毒處理,確保母株不被感染,
(3)從母株分離的植株如果帶根,可直接入盆(但如果有傷口則應該進行消毒處理,甚至晾傷口,待愈合后再入盆);
(4)小株分離后如果不帶根,晾曬傷口后可植于松軟的土質中,待其生根后再入盆;
(5)分株后新植株不適宜暴曬,需散光處養護;另避免盆土過分潮濕和積水;
二、悉心呵護,讓其健康生長,促動繼續爆頭繼而爆盆。
爆芽雖然是大家求之不得的,但卻增大了養護難度,對養護要求也就有了提高;要讓新生的側芽和母株繼續健康生長,繼而繼續生出很多小側芽從而達到爆盆的效果,還需要在正常養護的前提下,在以下方面給予特別關注:
1、春秋適當施肥。新生出的小肉肉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比原來多的養分和養料,整體植株也就需要更多的養分,因此需要通過外部追肥形式增加養分供應,以保證其健壯成長;可以通過在春秋施肥,來增加土質肥沃程度,補充更多養分保證側芽和整體植株健康生長。
2、加強養護環境的通風透氣性。植株生小側芽后,底部隨著側芽的長大和增多,小環境發生變化,尤其空氣流通性會較弱,導致近地溫度較高或是不透氣,影響植株的健康性,也容易引發病蟲害和。因此在養護環境的通風透氣性上要多注意。
3、做好防曬和凍傷。側芽相對較為弱小,抵抗力較弱。進入夏天要適當遮陰避免曬傷曬死,冬季提前做好保溫工作,避免凍傷。
三、對于不想生側芽群生的,可直接抹去
如果不想生成群生,就需要保持單頭的莊重或是來塑造造型,可選擇在剛剛發現爆出小生長點時就直接抹去,用手輕輕掰去新生的小葉子和生長點即可。但要避免過分傷及母株,以免感染病菌,或是在莖稈上留下較為明顯的疤痕影響美觀。
總結 : 多肉新生小肉肉,出現側芽是其繁殖方式之一,也是植株生長健壯的的表現之一,更是我們以此總結養護經驗的好時候;對新生的側芽根據自己的情況,可以讓其自然生長,逐步再生實現爆盆;也可以待長大后進行分株繁殖另一盆多肉;當然也可為了保證其株型直接抹去。選擇共生以實現爆盆,則要在養護上更為注意,提高養護水平,以保證植株健康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