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教你養花
家庭園藝
綠植盆栽
    
用淘米水澆花后,我后悔了,本以為是護花小竅門,其實是在害它們
2023/04/24

很喜歡一首小詩「 白日不到處,青春恰自來。苔花如米小,也學牡丹開。」其實很多人在養花時,并不會總鐘情于某個品種,而是享受這個過程,在某個不經意間的早晨,在那個向暖的日子里,感受新芽萌發時,抖落周邊塵土時,帶給我們的一抹驚喜。

當然,也有一些花友,為了讓花卉的長勢更好,會在網上查閱一些養花小竅門,而其中,用淘米水澆花,這個說法,應該很多人都聽說吧,但用淘米水澆花后,我后悔了,本以為是護花小竅門,其實是在害它們; 那麼,「淘米水」能不能用來澆花?很多人都搞錯了,難怪一直養不好。

淘米水澆花的好處

在回答這個問題前,先解釋一下,為什麼網上有人推薦用淘米水澆花,其實原因很簡單,淘米水中有大量鉀元素與其他微量元素,其中鉀元素可以促根,因此用淘米水來澆水,其實可以促進植物根系生長的;

而且相比其他自制肥料來催花,淘米水澆水這種方式,看起來相對比較簡單,而且獲取方法也特別簡單,因此很多花友都會嘗試用淘米水來澆水,初期可能還感受不到什麼變化,但間隔2,3周后,一定會為這個行為后悔;

淘米水需發酵才可使用

原因非常簡單, 淘米水中有大量米渣,它們在土壤這種潮濕、缺氧的環境中,會慢慢發酵,如果堆積的量過多,就會散發出一股異味,甚至招惹蚊蟲,不少人用淘米水澆水后后悔,就是因為這個原因。

因此,回到原來那個問題,​「淘米水」能不能用來澆花?當然可以,但是必須充分發酵后才可以使用;其實淘米水的發酵方法特別簡單,收集的淘米水,裝在透明塑料瓶中,密封后放在室外,一般間隔一周就發酵完成,而為了避免燒苗,在使用的時候, 只取上層清液,并在里面倒入100倍左右的水進行稀釋,最后才可以澆灌植物;

其實,不少網上流傳的養花小竅門,大部分都沒有講得那麼詳細,一些新手花友沒有特意去了解,等實操之后就會發現,效果并不好,甚至是在破壞花卉的生長,簡單歸納一下:

【觀葉植物】

如果是觀葉型植物,其實比較適合用淘米水來澆灌,但是頻率不用太高,一般間隔2,3周就可以用淘米水來澆灌,頻率過高反而不利用植物生長,當然,如果覺得發酵淘米水太密封,對于這些觀葉植物,還可以用另一種食材來代替;

那就是啤酒,如果家里有喝剩的啤酒,不要丟掉,啤酒中有一些微量元素對植物的生長是有益的, 先把啤酒倒出來,之后放在一旁揮發掉酒精,加一千倍的水進行稀釋,之后用稀釋的啤酒水來噴灑葉片,能讓這些觀葉植物的葉色更加飽滿;

當然,如果覺得用啤酒太奢侈了,也可以用香蕉皮,香蕉皮中含有大量鉀元素,如果想作為底肥則需要發酵處理,覺得麻煩直接涂抹在一些葉片比較肥厚寬大的植物上,經過一整夜,植物就可以吸收掉香蕉上的養分,而到了第二天一定要用清水清洗掉,避免這些水果殘渣招惹蚊蟲,破壞植物生長;

【勤花植物】

如果是具備開花能力的植物,不建議用淘米水來澆水,因為淘米水中的養分并不豐富,而開花類植物,對養分的需求是比較高的,而且想提高花量,最好定期補充氮肥,促進新枝新葉的生長;

常見的食材中, 含氮元素比較豐富的就是黃豆,當然羊糞、雞糞這些排泄物中也含有氮元素,但是這些食材一定要發酵徹底,一旦發酵不徹底,在土壤中二次發酵對植物的破壞性是特別大的;把黃豆、雞糞等收集后,泡水后密封起來,至少要發酵1到2個月,才可以保證它們發酵得夠徹底;

最后就是催花,一般催化就用磷肥,含磷比較多就是魚腸、魚腸,但是它們的發酵速度特別慢,即便發酵徹底,味道也很難聞,因此不建議各位花友去發酵磷肥,當然,如果是地栽的話,入冬之后, 可以把魚腸埋在植物周邊的土壤上,不能直接與植物的根系接觸,而且埋得要深,經過一個冬季的發酵,到開春植物的生長速度會更快;

總結:​「淘米水」能不能用來澆花?相信到了現在,不少花友都已經有了答案,其實,任何食材經過發酵,都可以變成養花神器,但這個過程太漫長,而且也不穩定,如果經驗不足的花友,還是不要嘗試了。

如何把「胡蝶蘭」養出美感,要先學會「剪」,才能把它養出藝術感
2023/05/21
天生「好皮囊」的11款多肉,它們株型特別美,就算狀態一般也好看
2023/05/21
顆粒養多肉,長得慢,聰明人都用泥炭,少澆水,也不會爛根!
2023/05/21
發現一種花,開成了浪漫的奶油色「花瀑布」,拍照美得不像話
2023/05/21
據說8種花太「晦氣」,不能養在家中,我該不該信?被打擊了
2023/05/21
5種「漂亮肉」,綽號「死不了」,若你是一名園藝小白,就養它吧
2023/05/21
再次總結多肉不出狀態,甚至養不活的原因,發現5句話不能全信
2023/05/19
客廳里的5類花,能讓家里越來越「干凈」,花旺人更旺
2023/05/19
夏天發財樹總黃葉,原因有4點,難怪總是養不好
2023/05/19
養君子蘭,一定要用「松樹皮」?聽完老花農的解釋,我才恍然大悟
2023/05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