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萊州市西由鎮東北村,72歲的盛國禮種出了一片花海。
起初,他將村里閑置房子的空地翻地松土,在房前屋后一公里的路上種了花,這花一種就是7年。
兒子盛雪瀟問他為啥不種上瓜果蔬菜,在他看來,種菜是私心,種花能共享。
種花才能共享快樂
2015年,正趕上兒子結婚,盛國禮便和老伴放下了手里熟食加工廠的生意,打算退休在家。
「我結婚的時候,我爸翻修了家里的房子,院前種了點花花草草,後來他說要不就在家里種花吧。」盛雪瀟覺得父親的想法不錯,便給父親在花鳥市場買了花種。
盛國禮在村里的空地里種著不同品種菊花
一開始,盛國禮只在自家的小院里種些花草,種的品種越來越多后,他開始考慮在周圍鄰居家閑置的空地里撒些花種。村里很多房子都是閑置的,房前屋后有一些空地。「房子多年沒人住,荒下去就浪費了。」盛國禮便把這些空地里的石塊翻出來,疏松了土壤,用石頭壘了小花園,就這樣,村里一處處小花園便打造了起來。
兒子曾問他為啥不在空地種上瓜果蔬菜,在盛國禮看來,種菜是私心,種花則能共享。「我爸說種花大家都看著舒心,都能獲益,盡管工程量不小,但他樂此不疲。」
種花并不是簡單的事情,花要想長得好,是需要精心養護的。
到了夏季缺水的時候,方圓一公里的花一天要澆6噸水。盛國禮專門改造了自己的三輪車,在三輪車后加裝了一個塑料水罐用來裝水。家里的一些頂棚專門設置了水道,頂棚的排水口處都放著各種各樣的桶,目的就是為了收集雨水,水滿以后他都會及時地放到大桶里,盛國禮說這是澆花最好的水。
「有人說我爸一個人趕上了一個綠化隊伍,這麼多年來他確實是這樣。」盛雪瀟說,每次回老家,花的品種都在不斷更換。春天的時候,盛國禮專門用小花盆育種育苗,種上大規模有虞美人、牡丹、月季和小草花;夏天種上了向日葵、一串紅和地栽的太陽花,秋天則是大麗花和各種菊花。「現在很多花年年往外發的那種,不需要去刻意種了。」
村里出了名的養花人
一年四季的鮮花不落。一來二去,盛國禮也成了周邊村里有名的養花人。
愛花的鄰居慕名前來問盛國禮要一些花苗,他都慷慨給予。鎮上周邊的其他村,也會邀請盛國禮去村里小廣場的花池專門做綠化。他就拿著自己的花苗,義務地給別人種上花苗,「我爸說不光要種上,還負責經常過來養護和澆水。」
盛雪瀟把父親種的花做成了花束擺在家中
現在,盛國禮有了一個習慣:走到哪里看到哪里的花,他就挪不動步。如果能有機會采到花種,第二年他想辦法就育苗。今年春天,盛國禮還種上了時興的郁金香,一片片郁金香花海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來拍照打卡。
「經常看到村里的阿姨在花叢中拍照,還有一些年輕人專門帶著相機過來拍照。」盛雪瀟說,好多鄰居告訴他自從父親種花以后,大家走路都喜歡在他們家門口繞一下,不為別的,就為看看這片花海的風景。
「休息的時候,我會帶著孩子回老家看看,有時候是一片黃色的花,有時候是一片紅色的花,我雖然叫不上來名字,但看到這些花覺得很震撼。」看到自己種的花被孩子和鄰居們認可,盛國禮也很有成就感。
每到秋天,盛國禮就會種上各種各樣的菊花和小雛菊。為了提倡文明祭祀,這兩年的中元節和寒衣節,他都會主動采摘自己種下的菊花,做成花束送給鄰居們,以便大家祭奠。「我希望我種下的花好看,也能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美好。」
有了自己的愛好,盛國禮精神世界特別充足,身心也很健康。盛雪瀟覺得,「我們做子女的很欣慰,我爸為自己喜歡的事情想辦法去研究,他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