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老花友養花久了,就不單單只養花,還會想嘗試扦插小苗。這樣既可以省下養花錢,繁殖出的小苗還可以送給親朋好友。扦插花草很講究技術,一些細節如果做不好,導致扦插失敗。
像是吊蘭、薄荷、月季、茉莉、梔子等大部分常見的花卉品種,往往使用枝條扦插繁殖。在扦插的過程中,不少花友都會遇到黑桿的情況。一旦出現黑桿,那麼整個枝條再也不能生根了,意味著扦插失敗了。
(圖為扦插月季黑桿)
黑桿問題一般會在扦插的前10天出現,若是前10天沒有出現,后續黑桿的風險會大大降低。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4個小竅門,學會了以后能夠大大降低黑桿風險,提高扦插成活率,一起來看看吧!
1、選擇健壯無病的枝條
我們進行扦插繁殖就一定需要先選取插穗枝條,枝條是否健壯直接決定扦插生根率和后期長勢是否旺盛。如果我們用了細弱枝條,或者葉片帶病蟲害的枝條,幾乎是無法扦插生根的,即使勉強生出根系,后期長勢也會特別差。
扦插枝條剪下來離開母體以后,想讓它繼續生根就只能消耗枝條本身的養分。強壯的枝條,里面儲存的養分也多,自然扦插成功率就高。所以我們在扦插的時候,一定要選擇那些足夠強壯且健康的枝條。
2、給土壤殺菌
通常情況下,扦插花苗需要使用土壤作為扦插基質。(有些扦插方法是水插,不需要土壤)有些花友為了省錢省事,隨便從小區綠化帶挖點黃土,河邊挖點沙子,或者用養過花的舊土,直接拿來用于扦插。無論是野外挖的土壤還是養花舊土,土壤里面都含有很多細菌,枝條[插·入]土壤以后細菌大量繁殖,很容易導致枝條切口感染細菌,誘發黑桿,最后扦插失敗。
如果要使用野外挖的土壤或者舊土扦插,在使用之前最好進行消毒殺菌。天氣好的時候,可以平鋪開在大太陽下曬7~10天,利用紫外線殺菌。如果著急用,還可以把土壤放在蒸鍋上蒸半個小時左右,一樣可以起到殺菌效果。殺菌過的土壤用于扦插 ,枝條更容易生根。
3、增加柔和的光照
我們都知道剛剛扦插的枝條不能給它見強光。因為強光會加速水分蒸發,會讓枝條脫水而死,導致扦插失敗。但這只能說明扦插枝條不能見強光,適當給枝條增加一點柔和的光照,反而對生根有利。將扦插的花盆放在明亮的地方,給枝條一些柔和的散射光,能夠促進葉片進行光合作用,將光能轉化為枝條的能量,相比把花盆放在完全陰暗的地方,有柔和散射光的扦插枝條生根速度更快。
4、做好殺菌和通風
如果天氣比較熱,比如說在夏天扦插,或者室內有取暖設備,一定要做好殺菌和通風的工作。環境越炎熱,各種細菌就越活躍,黑桿的機率便成倍增加。有條件的花友最好準備一些多菌靈之類的殺菌花藥,按說明書比例兌水配制成殺菌藥液。在扦插之前將枝條用藥劑浸泡一下,然后將藥液倒入土壤里,給枝條和土壤殺殺菌,避免天然造成切口感染。
天熱的時候不要忘記給扦插枝條通風,不能把它放在房間的角落或者拿塑料盒罩住,這會引起枝條的葉片發霉腐爛。要把扦插的花盆放在通風處,放在室外是最好的,如果只能放在室內,那就必須經常開窗通風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