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教你養花
家庭園藝
綠植盆栽
    
多肉澆水有講究,避開「三種水」,上色快易爆崽,綴成群生小老樁
2022/12/16

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花,而在眾多植物中,多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,它的葉片肥厚,比較耐旱,不用頻繁給它澆水,再加上之前秋季是多肉的生長旺盛期,價格大幅度下降,所以很多人都會在之前入手一大半,既能快速緩苗,又能快速生長。

不過在入冬以后,溫度開始逐步下降,很多一些養花新手就快速束手無策了,看著心愛的多肉出現萎蔫,發皺的情況,覺得它們缺失了,一澆水,第二天就開始攤大餅,甚至化水,一籌莫展。

其實入冬之后,給多肉澆水是有講究的, 特別是以下三種水,一定要避開,否則多肉易萎蔫,甚至熬不過一周,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
第一種:積在葉芯土壤的水

其實多肉的種類特別多,但是絕大部分的多肉都是喜歡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,因此很多花友為了提高多肉小環境的生長溫度,就會在它的周圍灑水,但品種不同,我們提高濕度的方法也不同,例如桃蛋之類葉片帶有粉狀保護物或絨毛的多肉品種,就不能頻繁噴灑水霧,會破壞粉狀物,或導致積水造成葉片腐爛化水。

因此我們想提高多肉環境濕度,一定要 根據多肉品種去選擇正確的養護方法,例如玉露之類多肉,它耐陰也喜濕,我們在養護的時候,可以直接拿一個小塑料瓶,蓋在玉露上面,形成高濕環境,無需噴灑水霧,就能形成高濕環境,而且在悶養環境的玉露,葉片會更加晶瑩剔透。

針對不同多肉品種,我們提高周圍空氣濕度的方法也不同 噴灑時,要朝上噴灑,讓水珠均衡攤開在各個位置,不可集中 噴灑之后,要打開窗戶透氣,保證空氣流通,避免滋生細菌

第二種:溫度過低的自來水

入冬之后,我們給多肉澆水的時候,必須注意一個問題,就是不要直接用水龍頭的自來水澆灌多肉,特別是在溫度過低的時候,水溫非常低,連手觸碰都會感覺冷冰冰的,而何況是脆弱的多肉根系,在澆灌之后,如果還不能快速蒸騰掉,積壓在土壤中,肯定會把根系凍壞了。

因此我們入冬之后,想給多肉澆水,必須注意三個細節, 第一個細節,必須等多肉嚴重萎蔫,土壤都干透了,我們才需要給它補水,第二個細節,在給多肉澆水的時間,必須選擇大中午,已經出太陽之后,這個時間段溫度比較高,多肉根系的活性偏高,吸收水分效率會更快, 第三個細節,水中要加點熱水,避免水溫過低,同時在澆灌之后,我們要把它放在太陽底下,同時人為送風,加快水分蒸騰速度。

平時給多肉澆水,要做到見干見濕,避免水分積壓造成爛根 養護過程中, 可以適當控水,能讓多肉的葉片更飽滿,緊湊 其他季節,澆水一般在夜間或清晨,避免升溫后對多肉造成損傷

第三種:未經過發酵的肥水

最后一種水,應該是任何植物都害怕的吧,它就是未經發酵的肥水,其實很多花友在初期都容犯這個錯誤,把一些未發酵的液體直接澆灌在土壤中,例如茶水,魚缸水,甚至是牛奶,這些是基本錯誤,還有一些花友,會用自己發酵的肥水,例如黃豆水,魚骨肥等, 但是沒有發酵徹底,或者肥液中殘留食物的殘渣,它們在土壤中就會出現二次發酵,導致多肉被燒傷。

因此必須遠離這些未發酵徹底的水,個人建議,如果想要施肥, 最好還是選擇已經配置好濃度的花多多系列水溶肥,在多肉生長旺盛期或者修剪之后,我們加1000倍左右的水徹底稀釋,之后再用它們灌根,可以保證多肉充分吸收,生長速率會更快,而且也更安全,不會傷害到多肉。

入冬溫度低于10℃之后,就不要給多肉加花多多之類的水溶肥,根系吸收不了 如果覺得多 肉還處于生長階段,可以加點花多多1號的稀釋濃度,改為葉面噴灑 如果多肉植株比較大,可以在土壤沿,預埋一點點緩釋肥,提高多肉土壤溫度

總結:如果你家也有養多肉,那麼在養護它的時候,必須避開這三種水, 首先要給它施肥,必須保證已經發酵徹底,或選擇配置好的,并且薄肥勤施,其次要提高周圍濕度,必須根據多肉品種選擇合適的方法,并多開窗透氣,最后在澆水時,可以加適量溫水,并在澆透之后,放到太陽底下曬,保證水分可以在當天蒸騰掉,這樣多肉就可以安全過冬,甚至上色快易爆崽,綴成群生小老樁

如何把「胡蝶蘭」養出美感,要先學會「剪」,才能把它養出藝術感
2023/05/21
天生「好皮囊」的11款多肉,它們株型特別美,就算狀態一般也好看
2023/05/21
顆粒養多肉,長得慢,聰明人都用泥炭,少澆水,也不會爛根!
2023/05/21
發現一種花,開成了浪漫的奶油色「花瀑布」,拍照美得不像話
2023/05/21
據說8種花太「晦氣」,不能養在家中,我該不該信?被打擊了
2023/05/21
5種「漂亮肉」,綽號「死不了」,若你是一名園藝小白,就養它吧
2023/05/21
再次總結多肉不出狀態,甚至養不活的原因,發現5句話不能全信
2023/05/19
客廳里的5類花,能讓家里越來越「干凈」,花旺人更旺
2023/05/19
夏天發財樹總黃葉,原因有4點,難怪總是養不好
2023/05/19
養君子蘭,一定要用「松樹皮」?聽完老花農的解釋,我才恍然大悟
2023/05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