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「[性☆生☆活]就像交作業」:我的ta是不是不愛我了?不,ta可能只是病了

「[性☆生☆活]就像交作業」:我的ta是不是不愛我了?不,ta可能只是病了
2022/06/13
2022/06/13

英劇《[性.愛]自修室》里有這樣一集:

女孩佛洛倫斯推開[性.愛]診所的大門,向咨詢師提出疑問: 「我不想和別人上床,不可以嗎?」

作為高中生,弗洛倫斯正是青春荷爾蒙勃發的年紀,卻十分篤定地認為自己「永遠不會想和任何人上床」。

《[性.愛]自修室》

關于對性的看法,她打了這樣一個比方: 「仿佛面前是豐盛的大餐,我被他們包圍著,但卻毫無食欲。」

第四性向,小眾中的小眾群體

其實,洛倫斯并不是唯一這樣的人。

在有些人眼里,[性☆生☆活]就是沒有吃蛋糕快樂, 性感的裸體「仿佛菜市場濕漉漉的豬肉」。

男生杜白(化名)就是其中之一。

剛上大學那會兒,宿舍一群男生聚在一起看島國動作片,臨到關鍵部分,室友們高喊「臥槽,受不了啦」的時候,杜白內心總是毫無波瀾,冷靜得 「像幫你做腸檢的醫生」......

當看到美麗的酮體——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,他會感到愉悅, 但也只停留在「身體線條好看、肌肉分布均勻」的欣賞。

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,是他們身體出了什麼問題?抑或是性冷淡?

其實都不是,這只是一種少見的性取向——「無性戀」。

這是一群「感受不到性吸引力」的人,屬于LGBT+群體的那個「+」號范疇內,在本身就小眾的性少數群里中顯得更加鮮為人知。

令人意外的是,無性戀群體人數比我們想象中要多,英國心理學家2004年的研究結果顯示, 全世界約有1%的人口,亦即7000萬人屬于「無性戀」。

咱們甚至有專門針對無性戀群體的「百合網」,幫助無性戀人群尋找合適的伴侶。

無性婚姻網首頁

隨著性取向概念的普及,以及大家越來越注重對自我的探索,無性戀群體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,隨之而來也有了許多疑問。

最多好奇的是: 無性戀者,會談戀愛嗎?

答案是, 當然會!

大多無性戀者只是 「不能用生理沖動的方式表達愛你」,而愛與性并沒有必然聯系,他們只是缺乏性趣,并不缺乏愛意(無浪漫情節無性戀者除外)。

杜白大學時談過一場戀愛,對方是大學時的一位學姐,當時兩人同在一個辯論社團,互相被對方的的思考深度、幽默感與想象力所吸引。

戀愛時杜白也總是幻想與對方的未來——

他們依靠在一起,談論科學研究、文學著作,談論人生和哲學問題,就是不談性。

Aurcan,pexel

有一次兩人在外面玩到很晚,一同住了酒店,學姐洗完澡裹著浴巾站在杜白面前,面容羞赧(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有暗示的意思),杜白看著她笑了笑,只是捏了捏對方的手,就跑去洗澡了。

當晚兩人手牽手進入了夢香,中間隔開半米距離,該發生的不該發生的都沒發生。

如果「娘炮、[性.欲]旺盛」是對gay的刻板印象, 那「禁欲系、那方面一竅不通」或許就是對無性戀者的較大誤解了。

同樣是無性戀者,女生小牧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自慰,這對她來說就像是某種助眠儀式,幫助她釋放一天的壓力,然后入睡。

她也會看小黃片,但從不帶入自己,也不帶入任何確切的客體。

面對喜歡的男生,特別希望得到對方的擁抱,覺得那樣十分浪漫,但并不會想有進一步的動作。

Taha,pexels

在小牧眼里, 擁抱就像「抱一只毛絨玩具」,自慰讓自己感到安心和釋放,但如果真的要讓一個活生生的人進入自己的身體,她會別扭得全身起雞皮疙瘩。

后來,小牧遇到了現在的愛人,在與愛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基礎后,小牧也會愿意學著調情、暗示,來滿足丈夫。

這就像參加一項活動,你原本并不感冒,但是朋友邀請你,你也樂意奉陪,但是如果天天讓你去,你會很厭煩。

可以勉強參與,但不會主動要求,大概就是小牧對性的態度。

無性戀以光譜形式存在

或許你已經發現了,即使同是無性戀, 杜白和小牧的狀況也有所不同,小牧是有性沖動也有[性.欲]的。

這是因為,除了 「無法從同性或異性身上獲得性吸引」這一核心指標相同以外,無性戀群體是多種多樣的。

在AVEN(最大的無性戀網站)社群中,有這樣的無性戀光譜:

1、半性戀(demi-sexual):只有與特定對象建立足夠深厚的感情聯系后,才會從這些對象身上感受到性吸引力的人。

2、灰性戀(gray-sexual):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能感受到性吸引的人。

AVEN

除此之外,無性戀又可以分為有浪漫情節無性戀者、無浪漫情節無性戀者。

無浪漫情節無性戀者不光對他人沒有性沖動,也不會產生愛情。

但與獨身主義不同的是, 這是一種性取向,而獨身主義是主觀的選擇。

「無性戀不就是性冷淡嗎」?

無性戀者在自我探索過程中,會遇到各種困難,其中最大的折磨,就是來自自己或他人的質疑。

小鑫在第一次戀愛時,試圖和男友分享自己的異樣感,她說,自己從沒有感覺到自己的[性.欲]望、性喚起(比如男性會勃起,女性會陰道潮濕、外陰充血、心跳加速等)。

Liran,pexels

男友立馬變得很警覺,對她說:「你是性冷淡吧!」,小鑫因此自卑了很長一段時間。

無性戀者很容易被誤以為是性冷淡,大概是因為他們與性冷淡者有著類似的外在表現—— 對[性☆生☆活]無感。

但事實上,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。

無性戀被認為是一種天生的性取向,而性冷淡者對于性的無感或排斥有時是心理障礙。

比如以前有過不好的性經歷,留下了心理陰影,也可能是生理上存在缺陷或激素分泌紊亂。
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兩個人同樣不愛吃豬肉, 一個人只是天生不喜歡吃,平時不會主動去吃,但是偶爾吃一下也可以接受,只是覺得不好吃而已,這是無性戀。

而另一個人不僅不喜歡吃豬肉, 而且對香豬肉到了恐懼和厭惡的地步,甚至一想到豬肉就覺得害怕,那背后就是有一些心理或社會上的原因了,這就是性冷淡。

無性戀和性冷淡是有交集的, 無性戀者可能是性冷淡,性冷淡者也可能是無性戀,但是兩者無法直接畫等號。

我愛你靈魂先于肉體

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:伴侶是無性戀,怎麼辦?

下面有個回答是這樣的:

答主和妻子通過親戚撮合認識,剛開始兩人沒有走得很近,但覺得各方面條件都很合適,其他可以等結婚之后再慢慢相處。

兩人在訂婚后嘗試過幾次[性.行.為],但都以妻子「覺得別扭」為由,失敗告終。

在兩人的共同探索下,妻子這才意識到自己是無性戀,并且屬于 「無浪漫情節無性戀」(不會對某人獨有的喜愛或鐘情,不同于對朋友、家人或崇拜的人的感覺),很明確地不想要發生性關系。

由于婚前并不知情,加上答主本身「血氣方剛」難以忍受,最終還是熬不住和父母坦白,主動結束了這段婚姻。

對于任何正常的一方來說, 不知情的無性婚姻都是很煎熬的一件事,非要強求另一半滿足自己,也不長久。

Lisa,pexels

因此,在婚前, 一次有關性的坦誠交流,是很有必要的事,因為我們不得不承認,性觀念的一致,是[兩.性]關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
性取向的不同確實會帶來很多差異,但也不是說,無性戀者與有性戀在一起,就一定沒法收獲幸福。

英國紀錄片《無性戀》中有一對戀人,女生是無性戀,男生不是,但男生對性本身也不是很熱衷,并且覺得性文化中,要求男性主動,本身就讓他很有壓力,所以完全可以接受親密關系中無性因素存在,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。

另外除了對性的坦誠、對自身的了解,對于無性戀者來說,來自伴侶的理解也尤為重要。

如果你不是無性戀者,且正在猶豫要不要與無性戀者建立關系,請正確認識到, 無性戀與有性戀一樣,是一種正常的性取向。

不要懷著改變、征服對方的心態與無性戀戀愛, 不要天真地以為無性戀者了解性或者愛的快樂后就會改變。

最后, 想用《[性.愛]自修室》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:

只談戀愛,不談性,也并不會使我們破碎。人從不因性而完整,又談何破碎呢?

Pexels

-END-


用戶評論
相關推薦
你可能會喜歡